记者 | 吴治邦
编辑 |
1
从投资者获取的信息习惯来看,一般会更加关注公司的正式公告。联创光电(600363.SH)在7月29日晚间,对外正式披露了关于正在筹划控股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联电子)至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提示性公告,而上述信息在7月12日的调研活动中就有向特定投资者进行了提前披露。
工商信息显示,华联电子注册资本1.29亿元,主营业务分别为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光电子产品制造;其他未列明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及器材制造等。
股权结构来看,联创光电、联发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华鼎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黎洪、胡晓华分别对华联电子持股50.01%、34.49%、12.93%、1.42%、1.15%。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期间,华联电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93亿元、15.42亿元、19.9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569.06万元、8913.44万元、1.09亿元。
从上述情况来看,华联电子的营收规模及净利润水平呈现出逐年走高的态势,甚至超过了部分沪深市场上市企业的营收规模,但目前仍处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基础层。
事实上,华联电子拟北交所的消息早在联创光电7月12日面向特定投资者的调研活动中就已进行了披露。根据当时的信息介绍,公司的智能控制器板块主要由并表的控股子公司华联电子具体实施。目前华联电子正在筹划由新三板转板至北交所上市,相关中介机构已入场开展工作。华联电子主营智能控制器,应用场景包括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马桶、电热水器等。2021年实现收入约20亿元,收入增速达29%,预计今年受新厂区搬迁影响,业绩增速可能有所放缓。
在联创光电7月12日向特定投资者阐述子公司或将冲击北交所的事项后,公司的股价呈现出一路走高的趋势。调研信息显示,该场调研的活动的接待人为联创光电董秘邓惠霞,参与的机构分别为工银瑞信基金、中泰自营、国投安信、五矿信托、中信建投资管、北信瑞丰基金等6家机构。
从调研活动的披露时间节点来看,联创光电在7月13日下午才将上述调研活动信息予以披露,这意味着中小投资者或将晚于部分机构知晓上述子公司拟冲刺北交所的信息,这是否存在着信息披露的不公平?